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是各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開展日常工作、動態掌握資助政策落實情況的重要平臺,因此做好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校級審核工作,確保學生資助信息精準錄入,是為資助資金下達、清算以及資助工作核查提供準確依據的重要前提。
鹿邑縣在學生資助信息系統錄入和審核過程中,發現各學校單獨進行審核系統的工作模式,存在以下幾個弊端:
一是數據審核效率低,質量差。由于各校相關業務人員業務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往往出現審核結果參差不齊,審核效果不達預期要求。
二是工作進程同步慢,協同難。各校單獨審核模式,教體局無法及時跟進和掌握工作進展情況,經常出現學校審核工作完成時間不一致,影響整體工作進程推進。
三是經驗交流機會少,提升慢。部分學校審核人員操作不夠熟練,在遇到系統錄入和審核難題時,因缺少經驗交流平臺,只能自行摸索解決,導致業務水平提升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為解決上述問題,鹿邑縣積極探索創新,從審核模式、硬件保障、時間安排三個方面著手,確保學生資助信息錄入、審核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創新集中審核模式。為改變以往各?!皢未颡毝贰钡膶徍四J?,鹿邑縣抽調縣域各校資助工作人員和系統操作人員集中參加審核工作。在共同工作的過程中,各校工作人員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分享工作方法,不僅解決了以往單獨審核過程中錯誤率較高、審核效果差的問題,而且促使各校工作人員業務能力顯著的提高,為高效完成系統審核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做好硬件設施保障。鹿邑縣利用縣第二實驗中學場地,為各校工作人員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場所,調用多媒體教室3個,每個教室配備電腦30臺,確保硬件配置、網絡情況、辦公設備能夠滿足集中審核的工作要求,并在集中審核期間統一安排參與審核人員食宿,為集中審核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三是科學安排審核時間。按照不同學校類別劃分審核時間階段,制定在兩天內完成審核工作計劃,工作人員按照分配時間不間斷進行審核,高效協同,首日審核完成了局直及真源、衛真、谷陽、鳴鹿四個辦事處所有學校的審核工作,次日審核完成縣域所有鄉鎮學校審核工作。
鹿邑縣采用集中審核模式,改變以往學校“各自為戰”局面,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數據精準錄入和審核高效完成。同時此舉為各校學生資助工作人員,搭建了交流平臺、提升了人員技能素質,為精準落實各項資助政策夯實了數據基礎。